2023年,國際海運業在總體上恢復到了疫情前的狀態,但這一年的發展卻帶有一些非典型特征。
運費率下降與供應鏈減壓多數貿易航線的運費率已經穩步降至歷史常規水平。由2021至2022年新冠疫情引發的港口擁堵和運輸瓶頸問題已顯著緩解,全球供應鏈因此得到大幅減壓。
市場供應過剩與需求穩定航運能力與設備的釋放,以及船東在疫情期間大規模訂購的新運力注入,導致市場供應過剩,運費率進一步走低。多數國家經濟衰退壓力的顯現及消費者情緒回落,使得航運服務需求趨于穩定。
權力格局變化與貿易模式調整托運人和出口商開始占據更有利的地位,現貨市場費率的下降影響了合同費率的調整。俄烏沖突的余波導致各國政府尋求多元化采購路徑,調整貿易模式,展現出“友岸外包”的趨勢。
關鍵技術轉讓與投資限制為了防止關鍵技術轉移和單一國家主導全球供應鏈,一些國家對關鍵行業的技術轉讓和投資施加了更為嚴格的限制。
中東地區沖突與航運風險中東地區的敵對行動對航運帶來嚴重沖擊,影響了主要貿易航線,增加了運輸成本和風險。
自然因素與水道影響異常氣候變化影響了主要水道,如巴拿馬運河和萊茵河,導致水位下降和運輸限制。
2024年集裝箱航運業的展望多種因素將對2024年的集裝箱航運業產生重大影響,包括上述的政治、經濟和自然因素。
結語2023年的航運業雖然呈現復蘇態勢,但面臨的挑戰依然復雜多變。展望未來,行業需要適應不斷變化的全球經濟和政治環境,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新情況。